6月3日下午,图书馆于13楼中厅举办主题为“文学的生命意识”的读书分享会。信息咨询部全体老师以及玫瑰园诗社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读书交流会。活动先后分为主题分享与自由交流两个部分进行,由诗社社长文砚江主持。
在主题分享环节,诗社社员杨嘉玥抛砖引玉,兼用中西方观点,从什么是文学的生命意识、文学生命意识的表现形式、为什么文学要有生命意识三个方面向到会人员阐释交流会的主题。为深化听众理解,文砚江以《漂泊者珀耳塞福涅》为例,具体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里克女性视角出发的艺术特征与对爱、死亡、生命、毁灭等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探索。诗社社员韩宇祺则选择《文城》中林祥福、纪小美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理解,解析文城背后的含义是精神的寄托。
在自由交流环节,参会的社员们以“文学由谁完成”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方认为,文学的生命意识是由作者创作完成的;另一方认为文学的生命意识是由读者阅读完成的。双方从文学、哲学等多个维度,根据自身文学创作与阅读体验。引人深思的发言使不同的思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碰撞中彼此促进、相互交融。
本次活动还吸引了诗社外的其他文学爱好者参与,他们表示十分享受主题分享的积极准备、深度拓展和读书交流会允许差异、相互包容的自由交流氛围。
图书馆定期举办的读书分享会通过特定主题的代表性书籍,有针对性地拓宽阅读深度与广度,打造相互借鉴交流的平台,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了图书馆倡导阅读推广的“主阵地”作用。
(图/文:闫霏/文砚江;编辑:闫霏;审核:黄萍莉;上传:刘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