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受邀参加海南黎族、苗族文化论坛开展交流

  • 发布时间:2021-04-21
  • |
  • 作者:闫霏
  • |
  • 阅读量:345

2021年4月13-14日,来自北京、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海南等省、市、区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参加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海南省民族学会承办的“第四届海南黎族文化论坛”“第三届海南苗族文化论坛”。图书馆李庆福馆长、李敏副研究馆员以及闫霏老师应邀参加论坛,并进行学术报告,另有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以及美术学院等相关老师也共同与会交流

在文化论坛上,李庆福馆长作了题为《海南苗族建筑生态美学思想初探》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海南苗族分布与村落格局、海南苗族建筑美学观念、海南苗族建筑与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现状与展望三个部分分层展开,并重点对比了广西龙胜红瑶与海南陵水苗族的干栏式建筑,最终提出建筑生态美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海南苗族这种生态意识和生态美学思想值得现代社会去学习、深思。李敏副研究馆员则以《黎族田野考察的先驱 ——纪念史图博海南岛田野考察九十周年》为题做了学术汇报,她重点回顾了两次田野调查的记录,及他所收集的民族物品、拍摄的许多照片,忠实的反映了一百年前海南岛黎族的生活。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次解读《海南岛民族志》——海南岛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著作,以纪念汉斯·史图博——“中国黎学的奠基人”。闫霏老师的学术报告题目为《数字人文视域下海南苗族民间抄刻文献整理与保存研究》,研究选题来自于2020年初面向海南苗族文献搜集与保存的一次田野调查,调研后发现海南苗族村落具有丰富的民间抄刻文献。该研究积极响应十九大精神中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与研究的新要求,拟从数字人文方法入手,科学、客观、智能地对海南苗族民间抄刻文献进行整理与保存,既能实现对珍贵文献外观的抢救与保存,也期望能够凝练出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我校图书馆近年来注重民族文献的收集、征集、研究与交流,此次受邀参与会议论坛研讨,有利于开阔图书馆员研究视野,提升图书馆员对于师生科研需求的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文献服务品牌。

文:闫霏;编辑:赵侯明;审核:黄萍莉;上传:刘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