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下午,图书馆、离退休工作处、民大社区居委会在新馆双塔楼13楼中厅女书文化主题咖啡馆共同举办了“女书的传承与保护”读书交流分享会。本次读书会特别邀请了湖南省女书非遗传承人胡美月、江永女书传承人何跃娟两位主讲嘉宾,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李庆福主持了本次会议,文传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单位老师和学生参加读书会。
女书,又名“女字”,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女性文字,湖南江永女性专用记号音节文字,由中南民族大学首先挖掘整理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是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重大发现之一,也是中南民族大学对学术界的一项贡献。2002年,女书被国家档案局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性别意识的文字,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致力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女书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特联合举办了本次女书主题读书交流分享会,感受这一独特文字的魅力。
首先,何跃娟老师从当地政府认定和培养女书传承人的情况、江永民间女书流传与传承现状、自己在女书传承与保护所做的工作等方面分享江永女书传承人的现状。她认为女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传承与保护非常重要,应当加强宣传、培养更多女书传人,特别是需要更多高校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和支持女书,发挥女书在当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作用。
作为江永政府第一批认定的7位女书非遗传承人之一,胡美月给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小跟随奶奶高银仙学习女书的经历,讲述了江永当地妇女生活当中原生态的女书创作、使用和传承的故事和情景,回忆了中南民族大学以谢志民、宫哲兵(现武汉大学教授)、李庆福等专家学者发现、挖掘与整理女书的过程,让女书从民间妇女之传承的文字符号得以为世人知晓。作为女书传承人自己一直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更好地传播女书文化,更多地创作女书作品,发挥女书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庆福向大家分享谢志民、谢燮编写的《中国女字字典》《江永女书之谜》、宫哲兵编写的《妇女文字与瑶族千家峒》《女书通》等几本经典女书相关书籍,并一一进行了解读和研读分享。文传学院青年教师谢燮向大家分享了“女书研究展望”,对女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希望有更多地年轻学者参与女书研究,让女书文化代代相传。
胡美月和何跃娟两位嘉宾现场吟唱了《女书之歌》等经典女书作品,李庆福馆长对相关作品进行了解读,介绍女书作品一般是妇女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创作,一般通过吟唱来表达。特别是《女书之歌》这首歌谣,“只有打倒旧封建。女人始得有生存。只有建立新中国,女人使得翻了身”说明只有新社会女子地位才能提高,“谁说女人无用处,路来(从来)女子半边天”才会体现出自强不息、追求平等、敢于担当的半边天精神。
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女书文化赢得了与会读者的喜爱。最后,李庆福馆长向胡美月和何跃娟两位嘉宾颁发了中南民族大学女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聘书。两位嘉宾现场用女书吟唱了一首原生态创作女书作品,表达了对中南民族大学在女书研究、传承与保护中所做贡献的感谢:“今日来到好地方,中南民大好风光、教授辛勤齐付出,江永女书美名扬”。
据悉,本次活动是洪山区2021年读书月活动之一,也是我校2021年读书节活动之一,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读书活动与大家见面,敬请关注。
(图/文:赵侯明;编辑:刘淑琼;审核:黄萍莉;上传:刘淑琼)